Quantcast
Channel: 智者重贵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7

孙重贵其人其书--兼读《共和之父孙中山》

$
0
0

孙重贵其人其书

------兼读《共和之父孙中山》

--------------------------------------

◎崔国发

                                                 

    我与孙重贵先生神交已久,在我的视野里,他是一个精于文学、文化、艺术的多面手。作为诗人,他曾出版《香港魂》《香港约会》《东方之珠》《歌者无疆》而被赞为“香港诗侠”,其本土意识鲜明的城市诗被评为香港诗歌的重镇;作为寓言作者,他曾出版《香港寓言选》《香港寓言百篇》等九部著述而有“香港寓言大王”的美誉,并获第十一届冰心儿童图书奖;作为词作家,他曾创作《紫荆花开》《香港之歌》《相约香港》等大量的脍炙人口的歌词,并有歌词在电视台春晚和香港等重大庆祝活动中多次演唱;作为中国旅游文化宣传者,他发起并创办了“中国旅游文化工程”,撰着和修订中国旅游丛书近二十卷,被誉为“香港徐霞客”;作为中国古代兵圣孙武的七十九代孙,他在承传先辈的宝贵财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上成就斐然,曾着有《孙子商法》十三篇,结合孙子兵法融合现代营商理念指导商战…… 

    也许这就是孙重贵,他的史识与才学相当的广泛,任何事情,只要来了兴趣,就能沉下心来,哪怕是克服莫大的困难也能做到锲而不舍,好学深思,厚积薄发,做出湛深邃密的学术贡献,树立笃实谨严的治学风范,从真的性情里写出真文字,造就文学或文化的新的辉煌。

    说来真是感到遗憾,我虽写出了一部关于孙重贵先生的二十万字的诗歌评论,迄今却尚未与他谋过面,其间孙先生曾数次好意相邀,终因公务繁忙或身体欠佳而没能成行。好在天涯咫尺,鸿雁传书,这些年来,经常收到先生出版的新书。从他的多姿多种包罗万象的著作里,我知道他不仅是一位富有成就的诗人,还是一位锋头正健的才俊,一位坐集众人之智、穿越宏大典籍、充满激情、才智四溢、著述闳富的历史文化学者。

    文章合为时而着。近几年来,孙重贵忽然对近现代的历史或历史人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书是一部接着一部地推出,他的精力十分旺盛,走出了一条“文史哲”相结合的新路子。我在想,重贵先生在大学里学的是理工科,何以能有如此宏阔的人文视野,能有如此广博的历史素材,能有如此鲜活的文化感悟,能有如此特立独行的创造精神,通过我与他十几年来信电的往来交识,我觉得这位隔着遥迢路程的文朋师友,确实是为我所尊崇的、声誉卓著影响远播的大才。

    孙先生的历史文化之旅,总是能抓住重大的节庆或重大的历史事件纪念日,来深入发掘其文化精神与道行价值,从而使他笔下的历史文化获得另一维度的优势与内涵。2007年,适逢香港回归十周年,他执编了《香江历程》一书,反映了香港自远古以降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作为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的重要献礼文献,获得全国政协最高荣誉奖。2009年,喜迎建国六十周年,他又执编了《香港与共和国同行》一书,不仅在献礼文献中深受好评,在文人圈子里亦可谓名重一时。

    与这些典籍一样,2011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孙先生更是运用他的健笔,一气呵成一部献礼作品《共和之父孙中山》,浓墨重彩地反映了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传奇的一生与辛亥革命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天下写辛亥革命的诗文,令人有恒河沙数之叹,孙先生这一部,继承了我国史传文学“文必征实”的优良传统,全书凡十余万字和五百余幅珍贵的照片,图文并茂,精彩纷呈,集纪念性、史料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炉,真象宋刘辰翁赞《史记》的写法:“历历如目睹,无毫发渗漉,非十分笔力,模写不出。”

    孙重贵是一个有民族精神和爱国思想的作家。他为了写好这部大书,查证探询,广搜博取,实地寻访,拍图摄景,思今抚昔,感慨系之。从他的《共和之父孙中山》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孙中山先生的智慧、精神和理想。全书通过对孙中山的幼年时代、香港求学时代、创立兴中会、伦敦蒙难与流亡日本、创建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二次革命、护国和护法运动、改组国民党与创办黄浦军校、和平奋斗救中国等描绘,翔实地展示了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中那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清晰地勾勒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全书文笔情致横溢,记叙生动,概括叙述与具体描写相结合,激荡人心,引人入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字里行间,作者把握住历史人物的灵魂、质量与精神,让我们一次次深深的感动,一次次地情不自禁地景仰。

    诚如这本书的编后话所说:“孙中山追求真理的开拓进取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孙中山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孙中山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强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有鉴于此,蔡素玉先生在本书前言中指出,在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征途上,这精神遗产,作为伟大人格的典型,有超越时代的启迪和教育意义,值得我们用心学习、继承和发扬光大。也许,这就是孙重贵先生所编着的这本书的意义所在。通读全书,仿佛是在与一位伟人进行一次激情澎湃的思想对话,令人爱不释手,掩卷沉思,进而对孙中山这位伟大的“共和之父”表达我们发自内心的崇高的敬意。

    著名作家李国文在其《文人的行走》中赞誉司马迁说,胸中有千丘万壑,笔下有滚滚风雷,所达到的思想高度,认识深度,视野广度,所具有的襟怀与境界,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至”。今我读孙重贵的书,敬仰孙中山先生的人格,也同样获得一种思想的启迪与精神的享受。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7

Trending Articles